内蒙古自东向西呈现“森林一草原一荒漠”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下图甲中MC、MD分别为树木一年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时的影长,它们与河流AB段正好垂直,图中C所在河岸比 BD岸冲刷严重,图乙中两曲线A、 B分别代表图甲中 A、 B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据此回答19—21题。
关于图中河流的正确说法是()
| A.该河位于热带地区 | B.该河AB段有发生凌汛现象的可能 |
| C.河流AB段自北向南流 | D.河流AB段自东向西流 |
若图中河流流量大小与树影长呈反相关,则该地气候可能是()

下列数据与图示正午太阳高度中常数a的值最接近的是:
| A.7°39′ | B.13°41′ | C.15°37′ | D.22°11′ |
雪线高度是指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16—18题。
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
|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
依图示资料可知()
|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
|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
左图为某地区河流流域图,右图为该河流平直河段河道剖面图,读图回答13—15题。
右图所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河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
| B.甲河地区气流下沉 |
| C.潜水补给河水 |
| D.甲河口处海水处于一年中盐度最高的时段 |
关于甲河的水文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河全年无明显汛期 | B.甲河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冬汛 |
| C.甲河冬季有明显的结冰期 | D.甲河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夏汛 |
右图所示植被,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温带落叶阔叶林 |
读天气系统图,回答11—12题。
图甲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图乙中()
| A.①线绘制的 | B.②线绘制的 |
| C.③线绘制的 | D.④线绘制的 |
图乙所示天气系统()
| A.分布在南半球 | B.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
| C.P处气温高于Q处气温 | D.①地气压小于②地 |
下图表示两至日中某日极点上空俯视图,读图回答9—10题。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
| A.(23°26′N,90°E) | B.(23°26′S,90°E) |
| C.(23°26′N,90°W) | D.(23°26′S,90°W) |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半球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的曲线是()

| A.甲 | B.乙 | C.丙 | D.都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