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运输中遗散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 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数量众多的各种垃圾。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较20世纪初期增加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以每年约1700万平方米的速度在减少,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写出图中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A ;B ;C 。
(2) 请简要分析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原因。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 和 。
右图显示了20世纪50—70年代世界主要酸雨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图中A地区酸雨严重的人为原
因。
(2)经研究B地区内瑞典、挪威等国的酸雨与A地区相关。指出其主要的自然原因,并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酸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为50—100mm称为暴雨,100—250mm称为大暴雨,大于250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省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下表为甲、乙两省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旅游资源的差异。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
读右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中大裂谷的走向及其成因。
(2)分析甲地(索马里半岛)热带沙漠的原因。
(3)简述非洲缺粮严重的原因。
读我国某区域七月等温线和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与图示中河流段相似水系特征的世界大河是河。据图分析说明图示河流段的水系特征。
(2)图示区域中分布的主要土壤是,属于规律,分析该土壤形成的原因(从岩石、气候、地质作用等方面分析)。
(3)L河流上已建成我国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形成了一巨大水库。若此水库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了影响,试从海陆热力性质的角度分析此水库对周边地区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