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题。

“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

A.①环节 B.④环节
C.⑤环节 D.⑦环节

“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某城示意图(下图中数字表经纬度)及该城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图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该城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区

A.东南郊 B.东北郊 C.西南郊 D.西北郊

据右图可以判断,近十年该城

A.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B.城区人口数量剧减
C.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D.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河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不断地使河流加宽、加深的侧蚀外,还对沟谷、河谷的源头产生侵蚀作用,不断地使河流源头向上移动,使谷地延长,这种侵蚀作用就叫做溯源侵蚀。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定位导向功能的小型玩具轮船,考查某段河流周围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图是每隔15分钟持续通过定位记录下来的轮船所在位置处理电子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理兴趣小组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RS和GIS B.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和GPS
C.GPS和GIS D.数字地球

下列对①②③河段流水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②③段相比,①段侧蚀明显、向下侵蚀减弱
B.①②③段中,②段的侧蚀更强,③的溯源侵蚀(或下切侵蚀)更明显
C.与①②段相比,③段侧蚀减弱、堆积作用加强
D.与①③段相比,②段溯源侵蚀和向下侵蚀最明显

布拉风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下倾落的寒冷暴风。这种风是因为在不太高的寒冷高原上的严寒空气,受暖海面上暖低压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它还曾吹翻火车,冻死不耐寒的亚热带植物,破坏建筑物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地区与图示布拉风形成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A.甲---B B.乙----A C.丙-----D D.丁----C


图中A河流经国家多,但航运价值却远不及莱茵河,其原因有

A.A河多流经经济发达的国家,但流域内战乱多
B.A河冬季有结冰现象,河流水量变化大,且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大,
C.A河流速过慢,导致大量泥沙淤积而影响航运
D.A河文化底蕴深厚,不宜发展航运

图中阴影区域为乌龙茶起源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乌龙茶起源地适宜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是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B雨水充沛,云雾较多
C. 昼夜温差小 D.日照时间长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E地比F地更适于乌龙茶的种植,主要原因是E地比F地

A.坡度陡 B.纬度高
C.劳动力多 D.更加适用商业化生产

为抵御春季低温、霜冻灾害,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向茶树喷水,其地理原理是
空气中水分增多②减小温度变化③增加大气逆辐射④增加光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左下图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示意图,右下图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主要原因是
①1999-2003年转移,是因为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②1999-2003年转移,是因为西北地区生态退耕
③2003-2007年转移,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速度快
④2003 -2007年转移,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03-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金、科技投入加大 B.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农业劳动力增加 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