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 带,这种更替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差异是以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__(A:②→③→④;B:③→⑤→
⑥,填A或B)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上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右图中的______曲线对应。
(2)一个国家和地区的________水平,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上图中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处于________国家。而右图中另一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国家。
(3)上图中E—F反映了______现象,原因是。
读某城市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是______(河流)B是______(城市)
(2)图中B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在长江沿岸与B城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______和______等城市。它们分别位于、(河流)与长江干流的汇合处。
(3)______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______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河流之所以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因其具有和功能。
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发展过程,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
②,
③。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3)此过程被称之为。
(4)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
下图中有A、B、C、D四座城市,请从地形、气候、河流等区位因素方面分析其发展前景,完成(选填字母)
(1)从地形因素考虑,没有区位优势的城市是( )
(2)从气候因素考虑,处于区位劣势的是( )
(3)位于通航河段上游起点的是( )
(4)具有最大发展前景的城市是( )
读我国1952年和1996年出口商品构成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由1952年的________%变为1996年的________%;说明我国出口商品的构成已由过去以________为主变为以________为主,反映我国的________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2)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有北美洲的________,东亚________、________、东南亚各国和________各国等,我国大陆的进出口商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________转口的。
(3)1992年我国的重要出口商品中,现已变为大量进口的商品是
A.日用工业品 | B.原油 | C.农产品 | D.机电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