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个实验中,结论正确的是( )
| A.有一澄清的碱性溶液,做离子鉴定时得出的结论是含有:Al(OH) 4-、Fe3+、HCO3- |
| B.某一固体溶于水后,检验出含有K+、NO3-、Na+、Cl-等离子,则该固体混合物是KNO3和NaCl的混合物或KCl和NaNO3的混合物 |
| C.固体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溶于水后,则溶液中就一定大量存在碳酸根离子 |
| D.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将生成的气体通过碱石灰能制备NH3 |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铁、干冰、冰水混合物 | B.氮气、生石灰、小苏打 |
| C.液氯、烧碱、碘酒 | D.氯气、空气、漂粉精 |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
PCl5(g) 达平衡时PCl5为0.40 mol,如果此时再加入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 A.小于0.40 mol | B.大于0.80 mol |
| C.等于0.80 mol | D.大于0.40 mol,小于0.80 mol |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
![]() |
![]() |
![]() |
|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
0~3s内,反应速率为: v(NO2)=0.2 mol·L-1 |
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 |
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 |
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KO2)呈立方体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胞。则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O2中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共价键 |
| B.一个KO2晶胞中摊得的K+和O2-粒子数均为4个 |
| C.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O2-有8个 |
| D.与K+距离相等且最近的K+有1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