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封建与世袭 | B.九品中正制存在严重弊端 |
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相对公正 | D.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
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地图
A.图中使用的是“蔡侯纸” |
B.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可以用于绘写的纸 |
C.纸最早是用于绘制地图的 |
D.纸最早是在我国的甘肃地区发明的 |
“诗言志,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
B.历史人物的真伪很难辨别 |
C.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
D.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 |
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趣了桥梁作用 |
C.欧洲人完全照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学 |
京剧发展的第一个繁盛期是在( )
A.道光、同治年间 |
B.同治、光绪年间 |
C.光绪、宣统年间 |
D.民国时期 |
下列小说中,不是以历史故事为素材的是( )
A.《红楼梦》 | B.《三国演义》 | C.《水浒传》 | D.《西游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