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字至文章》中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
结合所学和下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①古代中国和欧洲的人口曾经长期维持稳定
②中国人口在隋唐时期突然达到第一个高峰
③伴随新航路开辟世界人口出现第二个高峰
④世界人口数量急剧攀升主要是缘于工业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认真阅读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引自《上海研究资料》)
年份 |
人力车 |
马车 |
轿子 |
马 |
自行车 |
摩托车 |
汽车 |
公共汽车 |
有轨电车 |
1889 |
6984 |
544 |
9 |
11 |
0 |
0 |
0 |
0 |
0 |
1926 |
14600 |
0 |
0 |
0 |
3459 |
194 |
3764 |
172 |
922 |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该表不能反映近代上海()
A.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B.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C.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D.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 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
观察下表,它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很多私营工业转为军需生产 |
B.土地改革深入发展,很多私营业主回家分田务农 |
C.实施“一五”计划,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D.“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