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其化学性质的改变,下列事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乙烯能使溴水褪色,而乙烷不能 |
B.1-丙醇可以被氧化得丙醛,而2-丙醇不能 |
C.甲酸甲酯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而乙酸乙酯不能 |
D.乙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而乙烷不能 |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
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
C.稀硫酸与稀Ba(OH) 2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
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 |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
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示意图(晶体中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
已知晶体中2个最近的Cs+核间距为a cm,氯化铯(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铯晶体的密度为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