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题。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 )
A.66°34′N | B.23°26′N | C.23°26′S | D.66°34′S |
旗杆影端位于②位置时的日期可能为 ( )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该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0C)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的不同 | B.两地纬度差异大 |
C.两地地形上的差异 | D.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
甲地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撤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③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④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红色产业”是甲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工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①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②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③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④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图中主要山脉的大致走向是()
A.东--西走向 | B.东南--西北走向 |
C.东北—西南走向 | D.南--北走向 |
图中,西部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波浪侵蚀作用 | B.冰川侵蚀作用 |
C.流水侵蚀作用 | D.断裂下陷作用 |
读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问题。图中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
B.冷、暖气团长期在此交汇,多锋面雨 |
C.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
D.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
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点等值线的数值是()
A.50 | B.200 | C.400 | D.800 |
该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读图,回答问题。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③和① | B.③和② |
C.④和① | D.④和② |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距海远近不同 ③大气环流影响④地形差异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该图为某国(①区域不属于该国领土)玉米主产区和玉米种植、收获的时间。该国制造业、采矿业是其经济支柱。读图回答问题。该国玉米主产区7~10月为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
A.降水稀少,水源条件差 |
B.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不适合玉米生长 |
C.气候过于炎热干燥 |
D.降水过多,多洪涝灾害 |
7月,一艘轮船把该国矿产品从甲港口经澳大利亚西岸运往上海,沿途大多()
A.逆风顺水 | B.逆风逆水 | C.顺风顺水 | D.顺风逆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