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⑴ 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⑵ 该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⑶A点的时刻是____,该点所在的时区是____区。
⑷该日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
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
(5)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快、慢)。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新的一天占地球的几分之几? 。
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
(5)Q地位于M的 方向。、
(6)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方向。
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三幅图为位于520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等值线图。
材料二、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四种气候类型气温与降水量示意图。
(1)读材料一,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中资料分析A、B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
(3)材料二图中沿120°E 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
(4)材料二中甲地气候类型与材料三中______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一致,并分析甲地气候类型形成原因。
(5)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带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图1)和地球位于甲位置时昼夜状况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日公转方向为。
(2)每年的月 日前后,地球公转到图中丙位置,此时是北半球的节气。与甲位置相比,丙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3)图2中ab为晨昏线,请在该图中用绘出夜半球的范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临海昼夜长短情况是,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
(4)此时图2中C点为点钟,该日C点日出为点钟。
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 ,日期为 。
(2)A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 ,纬度 。
(3)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 点,北京时间为 点。
(4)图中C点当地 时日出, 时日落。
(5)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