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阅读毛泽东的《泌园春·雪》,完成小题。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①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中“竞”字为什么用得妙?
②试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语言特点。
阅读下面的古诗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本诗的“诗眼”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并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突出友情的恒久不变。 |
B.这首诗运用比喻,直接把“交情”比做“山溪渡”。 |
C.借自然界的“风波”象征社会风浪,从而表现了友情经不起风浪的打击的主旨。 |
D.一二两句写景,营造了一种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氛围。三四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②涵:包含。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这首诗描绘了 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 ”一词。
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
赏析《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也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诗的前两句所写的是 ,后两句所写的是 。(填“远景”或“近景”)
②诗中哪一句说明这首诗是写秋天景色的?答: 。
③“霜叶红于二月花”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