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景象
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骑:骑马
C.随波而逝.逝:去,往
D.珠翠罗绮溢.目溢:满,充满

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则玉城雪岭迹天来既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B.鸣而不能通其意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仅有“敌船”火所焚公输盘楚造云梯之械
D.此夸能而君五十里之地存者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以精炼的笔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弄潮健儿的英姿以及人们观潮的盛况。
B.文章第一段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对钱塘江潮进行描绘,表现了江潮的雄奇壮观。
C.文章最后一段写江岸十余里间观潮人数众多,热闹非凡,直接表现了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D.文章用词精当,寥寥数笔便能绘形传神,如“腾身百变”四个字就刻画出弄潮儿上下翻腾、变化多样的骁勇身姿。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更渡一遭 
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忍当杀生之名,乃炽火使釜①水百沸,横筱②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爬沙③,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欲观之。”—— [南宋]岳珂《桯史》
【注】①釜:锅。  ②筱:竹条。  ③爬沙:指缓慢爬行。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欲烹而之    (  )    (2)炽火使釜水百沸 ( )
(3)横筱桥()    (4)则汝 (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欲观之。
鳖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本文有什么寓意?
                                          

《与朱元思书》 [南朝·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本文特别讲究文体的形式,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对句整齐,音韵和谐,从文体上说是属于文。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天山色 (2)互相邈 
(3)鸢飞天者 (4)窥谷忘 
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郢①书燕说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火不明,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此。
①郢(yǐng):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2)() (3)()(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郢人谓持烛者“举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A.指出郢人做事粗枝大叶,贻笑大方。 B.肯定燕王善于采纳谏言,治理国家。
C.表明治国的根本在于举贤而任之。 D.批评今世学者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论语》十则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与朋友交而不乎信:___________
(2)不为乐之至于斯也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所欲也之:___________
(4)先行其言后从之而:____________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2分)
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从后面六则中任选一则,联系生活谈谈对你的启示。(3分)

盲子失坠 (11分 )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①,兢兢握固,自分②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③,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选自《贤弈编·应谐录》)
【注释】① 楯(shun)栏杆上的横木。 ②分:料想③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
解释划线的字词:
涸溪 何久自 夫大道甚夷 
下面“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余闻之也久 C公将驰之 D 久之,力惫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从文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