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经营好你的人生

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如何经营好你的人生,即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

②贝尔纳是法国的著名作家,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有奖智力竞赛,有道题是:"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成千上万份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③不难看出,这个最佳答案的确精妙。有的同志喜欢把人生目标定得过高过大,因为不切实际,非但实现不了,反而带来不少副作用。明明自己只能挑八十斤的担子,却偏要挑两百斤,结果可想而知。殊不知,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④确立好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⑤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正像生意场上有的人总想"空手套白狼"一样,对待人生也想不劳而获,也许还曾侥幸得逞过,但是在长长的一生中,若是抱定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是必然要吃苦头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人生犹如一座天平,你可以把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放在天平的一端,但是在另一端,必须放上相等的重量。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说:"我没什么才气……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二十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当有人问研制出世界首创掌上产品的中山名人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是哪个院校毕业的,他笑着说:是社会大学毕业的,学的是苦难系拼命专业,课本就是汽车大王艾柯卡的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⑥在当今社会,不劳而获无异于痴人说梦,守株待兔只会遭人耻笑,踏实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试想连鲁迅都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何况我等这样的普通人!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获得你所期望的收益,那么就试着让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变得更重吧。

⑦人世间,很多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但唯有生命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次。因此,多一点经济头脑,多一点经营意识,使你的人生趋利避害,良好经营,赢得丰厚的收益,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门经济学课程。

(有删改)

1.

从全文来看,围绕"经营好你的人生"这个观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答:

2.

第②段中举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道理?

答:

3.

第⑤段作者在提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这一观点后,是怎样展开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答:

4.

除了文中所讲的"踏实努力"这一"砝码"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可以充当人生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呢?请联系生活,试举一例谈谈你的看法。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8分)
看望
①十六岁夏天,家里收到一份电报,我接过一看,是乡下来的。电报上说,舅妈病重,住在芜湖医院。
我告诉了外婆,外婆说,这怎么办?我说,我去芜湖看她吧!
②我十三岁时已经独自去过很远的老家,所以妈妈和外婆都不担心我。
③那时的船票是要提前买的,我没有船票,可是我不想等到明天后天再去,就带了两件衣服和妈妈给我的钱,直接乘车去十六铺码头。我竟然很顺利地就买到了当天晚上的四等舱船票,上了船。
④我如果告诉你,电报上根本没有说舅妈住在芜湖的哪个医院,你也许会觉得有点好玩。
⑤如果我接着告诉你,我问外婆和妈妈,舅妈叫什么名字,她们竟然互相问,咦,她叫什么名字?她们都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她们都只是叫她大嫂,那么你是不是觉得有点滑稽,而且有点荒唐。
⑥可是事情的确就是这样好玩,滑稽,荒唐。
⑦我第二天夜里到芜湖。我熟悉芜湖的中山码头。外婆带我和妹妹乘过很多次船,外婆称作大轮,从上海十六铺码头到芜湖中山码头。我没有住旅馆,在码头上逛来逛去,也到侯船室坐坐,等到天亮。
⑧我不知道芜湖有多少个医院。也不知道从这个医院到那个医院可以坐几路公共汽车。我在盛夏蒙蒙亮的芜湖清晨开始寻找和探望了。
⑨我问路上的人,芜湖有几个医院?路上的人说,那多了!
⑩我去的第一个医院是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个医院是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个是什么医院我忘记了,好像不是第三人民医院。我一个一个医院地找,没有坐车。我在住院部一个一个房间的门口张望。一张床,一张床。可是没有那张永远忙碌幸劳的脸。
11我们每次到乡下玩都是住在舅舅家。每次回上海,她都应有尽有地把家里的土产塞进箩筐,她好像是把心掏出来往里放,让舅舅挑着走二十多里送到码头。没有人称过这满满的箩筐和心。我每次看着都不能理解,舅舅这么能把这满满的两大筐挑到码头,夏天的时候,舅舅满身的大汗淌得像下雨!困难时期,舅妈也继续把心放进箩筐,舅舅的汗继续淌得像雨,让我们在上海吃得饱一点。舅舅不是外婆的儿子,外婆没有儿子,舅舅是她的外甥,舅妈是表的。
12我找不到舅妈。
13我走在路上。盛夏这么热。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我非常饿!
14我走进了一个饮食店。那时候,很多饭店都叫饮食店,宾馆叫旅社。我看着黑板上的供应内容,买了一碗猪肝面。那是我长到十六岁,长到如今,吃过的最好吃的猪肝面!怎么会那么好吃呢?
15我吃完了走出饮食店,然后又走进饮食店,我问服务员,芜湖还有什么医院?
16服务员问我,戈矶山医院你去过没有?
17是啊,我怎么没有想起戈矶山医院,它就在江边的山上,大轮经过时看得见,外婆说,这是戈矶山医院。
18我又走啊走啊,来到了戈矶山医院。这是一个从山脚往山顶慢慢走上去的医院。
19我竟然在住院部的第一个房间就看见了舅妈。“舅妈!”我惊讶无比地喊。她正闭眼靠在床上,也惊讶无比地睁开眼。
20“你这小孩子怎么会来的?”她大喊。
21我告诉她收到了电报。她说,你舅舅打电报给你们干什么,这么老远的!她是胆囊炎开刀。她说这有什么大事的,过几天拆了线就会去,家里不晓得有多少事等着做!
22我下山去买了苹果和梨子放在她的床头柜上。她没有生过孩子,一个人住在医院,舅舅在乡下劳动,看家。我坐在床边陪她说了话,我拿出妈妈给我的钱,给了她二十元,她和我推来推去简直要打架,我只好朝她一扔就逃走了!
23我听见她在喊,“你这个小孩怎么不听话!”“你回去坐大轮要当心!”
24我回到码头,买到了夜里的船票,不是四等舱,而是五等舱,没有铺位,我就在甲板上坐着。看着远去的戈矶山医院的灯光,我心想,舅妈肯定已经睡了。我也想起她把心放进箩筐,想起舅舅像雨的汗。
25我刚才在病床上看见了舅妈的名字:孙翠英。
26我回去会告诉外婆和妈妈,以后就不会荒唐。
(作者梅子涵,有改动)
【注释】①困难时期:指中国大陆地区从1959年至1961年间发生的全国性粮食短缺和饥荒。
第⑩段画线句的的错别字是“”应改为“” (2分)
第11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4分)
本文从第⑦段到第26段可分为三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6分)
(1);(2);(3)
第20段画线句表达了舅妈当时怎样的心情?(4分)
以下最能体现“我”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4分)

A.“我”独自离家去芜湖是因为好玩、滑稽、荒唐。
B.“我”“一个一个医院”、“一个一个房间”、“一张床、一张床”地找舅妈。
C.“我”觉得芜湖的猪肝面最好吃,并且一直到长大后都这么认为。
D.“我”为舅妈买苹果和梨子,还硬给她留下二十元钱。

回到家,该怎样向外婆和妈妈汇报“我”的这次芜湖之行?请以“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让外婆和妈妈知道她们最想知道的事,80字左右。(8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
“上海发布”一开即红的启示
①2011年11月28日8时40分,“上海发布”在新浪网、腾讯网、东方网、新民网同时上线。“上海发布”作为国上海市政府新闻微博平台,开通以来,广受关注。仅短短十余日,在各个网站上的“粉丝”数量就突破了100万个,实现了一开即红。
②值得人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同是政务微博,“上海发布”能一开即红,而其他不少政务微博开通以后,却存在发言甚少更无互动的情况,遭到“形式化”的指责?
③分析个中原因,恐怕还在于一些政务微博开通以后,由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牢,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开通之前没有明确的打算、没做充分的准备,只是为赶时髦,政务微博上线以后,要么只有“一家言”,没有互动,要么脱离民众,搞形式,群众不满意,最终就只有“关门大吉”了。
④而“上海发布”力争将政务微博打造成为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为此,“上海发布”以传递权威政务信息为己任,把上海已有政务机构微博整合在一起,并推动更多政务机构加入,正式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委密切联系群众的又一新渠道。“上海发布”更以准确、及时提供百姓所需的各类生活资讯为特色,重要板块几乎都被民生话题占据。从路况交通信息到地铁客流情况,各种民生信息可谓包罗万象。尤其在与网民的高度互动方面,“上海发布”已经成为政务微博的表率。比如从应网友要求发布“每周菜价”,到从善如流天天报菜价,再到在“卷心菜”事件中扮演的“与菜有缘”角色,无不赢得百姓称赞。
⑤“上海发布”一开即红启示我们,主要尊重民意,倾听民意,顺应民意,我们就一定可以把要做的事做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和效仿的范本,
(摘自东方网,有改动)
文中“一开即红”的“红”可用“”替代,意思不变。(2分)
第③段空格处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3分)

A.既也所以 B.因又而且
C.虽又因此 D.也更但是

第④段分析了“上海发布”一开即红的三方面原因,分别是:(6分)
(1);(2);(3)
本文的主旨是( )(3分)

A.批评脱离民众,搞形式化。
B.揭示了“上海发布”一开即红的原因。
C.倡导尊重民意,倾听民意,顺应民意。
D.“上海发布”值得借鉴和效仿。

下面是在“上海发布”中搜索到的关“2011年上海义务教育写字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三条微博,请按要求答题。(6分)
星妈心语:今天毛参加学校写字等级考试。虽说他在幼儿园毕业时已经考出了上海书法协会毛笔字五级了。但是,我怎么也不明白,上学了,轮到正儿八经地写字了,他咋就写不好呢?怎么还要在考试时扣书写分呢?毛最后自己总结了:我发现书法字写得好的同学,钢笔字写不好……歪理!关键是态度不端正!
12月2日16:54 来自 新浪微博
米糯的遐想:移动电视在放上海学生首次参加写字等级考试的新闻,不仅要考硬笔,还要考毛笔,成绩还要计入什么手册,作为什么升学参考,看到这里,车上背书包的一个小男孩儿顿时哭了出来……
12月4日15:55 来自 新浪微博
零度冰吻一叶之恋:我感觉写字等级考试是在回复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我举双手赞成,一个堂堂的中华民族把考英语当成一种习惯,这才是我们中国语言的耻辱!
12月4日14:28 来自 新浪微博
(1)“星妈心语”的主要观点是:。(2分)
(2)“米糯的遐想”隐含的看法是:。(2分)
(2)“零度冰吻一叶之恋”是针对社会上的什么现象有感而发的?(2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柳叶儿
(1)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2)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3)柳叶儿救过我的命。
(4)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5)柳叶,自然在嫩的时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难以下咽。柳叶儿一长出来,便长得风快,能够吃的日子,只有那么七八天,至多十几天。
(6)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
(7)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他们在长杆上绑一把镰刀,咔嚓咔嚓把树枝全割下来,-抱一抱运回家去,柳叶儿捋下来吃,树枝儿烧火。高处的,大人没办法,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8)我的淘气,本来就是出了名的。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便是家里人知道,挨一顿骂,或是挨一巴掌,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9)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阳出来之前,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时候,就去抢树叶儿的。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
(10)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概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
(11)我从上而折了树枝往下扔,三叔仰着头在下边捡,一会儿便折下来一大抱。这时候,太阳出来了,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兀地跳出半轮鲜红,那红光便立刻远远地罩过来,像要把人化了进去。我看痴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12)柳枝儿抱回家来,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粥吃,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儿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13)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勺油。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
(14)多亏了那些树叶,吃光了一茬,长山来-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长出来-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
(15)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依次填入第(10)段括号内的词语应是

A.冰凉清凉阴凉 B.清凉冰凉阴凉
C.清凉阴凉凄凉 D.凄凉冰凉清凉

第(4)段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第(6)段写“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联系下文看,“我”的“乐”主要体现在:(1)(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第(10)段画线句属描写,下列对其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交代了“我”和三叔抢柳叶儿的时间与地点。
B.描绘出早春农村的清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的特点。
C.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我”抢柳叶儿作铺垫。
D.烘托小小年纪的“我”“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理。

最后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文末写道“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请用你的生花妙笔,描绘出柳的“多情”、“多姿”。(80字左右)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有一种雅量叫容人
①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一种优良的生命质地,它喜与宽厚结伴,乐与谦和为伍。我们立身处事需有容人的雅量。
②容人要有用人之长的慧眼。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网罗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才能推动事业发展。刘邦出身低微,文才武略平平,却能一统天下,原因何在?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夫运筹策帏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用人之长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因珠玉在侧,可能使自己相形见绌,需要我们有更宽的胸怀和更高的境界。
③容人要有谅人之短的胆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般来看,越是在一个方面有突出才能的人,往往在另一个方面的缺点也更明显。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任命嗜酒贪杯的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当时有人告诫他,此人嗜酒贪杯,恐难担大任。林肯却不以为然。他何尝不知道酗酒可能误事,但他更清楚在诸将领中,唯格兰特是决胜千里的帅才。后来事实证明格兰特的受命正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林肯在用人时能够扬人之长、谅人之短,颇受后人称颂。【然而谅人之短并不是无原则的,所谓能容忍的“短”,必须是小节,是不影响大局的。如果是涉及根本原则、妨碍大局的短处,就不能谅解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能宽容有过错的人,激励他改过自新,他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一心一意作贡献。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善待徐向前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1937年,党内一致声讨惨败而归的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惟毛泽东对其大加抚慰,并力排众议予以重用。最终在1948年,徐向前率领一支由地方武装改编而成的不足六万人的队伍,一个月内歼敌10万余人,解放县城14座,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人的一生难免会犯错,对待他人所犯的错误我们要公正看待,不以偏盖全,不苛责求全,而应宽其过、恕其失、抚其痛、安其心,让那些有发展潜质的人才不至于被一个缺点影响、被一个错误困住、被一个污点束缚。
⑤容人要有释人之怨的胸襟。不计前嫌,化敌为友,这是容人的极致。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中,曹操的祖宗三代都被骂得狗血喷头。曹操看了檄文之后竟连声称赞道:“陈琳的文章写得真不赖,骂得痛快。”官渡之战后,陈琳落人曹操之手。陈琳心想:当初我把曹操的祖宗都骂了,这下子非死不可了。然而,曹操不仅没有杀陈琳,还委任他做了自己的文书。陈琳深为曹操的宽宏大量所感动,竭尽全力辅佐曹操,使曹操颇为受益。
⑥“良匠无弃木,明主无弃士”。天空包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包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容人的雅量,何愁人与人之间不能理解,何愁世界不变得更加美好?
(选自2010年10月22日《中国国门时报》,有删改)
第⑤加点词“不计前嫌”中的错别字是,其正确的写法是
全文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从论证结构来看,本文第②-⑤段属

A.总分式 B.并列式 C.层进式 D.对照式

(1)第③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2)第③段方括号内的文字可否删去?为什么?
请根据第④段论述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出填上合适的句子。
下列事实论据中适合用来论证第⑤段分论点的一项是

A.三国时期的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B.徐特立将教育部长之职让给瞿秋白,自己甘当他的手下。
C.钢琴演奏家李斯特推荐当时身怀绝技但家境贫寒的肖邦促其成名。
D.齐桓公并没有因为管仲射杀过自己而对他抱有成见,任用他为大夫管理国政。

阅读《天堂的灯》一文,完成下面题目。(共17分)
天堂的灯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她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可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家里太穷,社会各界捐助的钱,让她的生命在不断输血中延长了三年,已经算是奇迹了。几天前,一向坚强的胡艳艳哭了,她嘤嘤地说:“爸爸,我很想回学校上一堂课……”爸爸立即去学校。学校惊动了,校长当即就落泪,特意批准她上半天学!八个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殊的“担架”,把胡艳艳架进了校园。到校,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每间教室都有欢迎她的队列,还有“艳艳你好”的彩旗!一走进校园,每个人眼前的风景都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花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还有图书室、教学楼、宿舍楼、教室。
上课铃响了。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悄然转变:人们都比往常认真了,亲近了,默契了。老师含泪的微笑,同学们端正的坐姿,就连校园清洁工也格外勤奋起来,一遍又一遍擦洗花坛的池壁栏杆!艳艳在靠前正中的位置坐好,笑着,但仍是没忍住,泪水撒在了桌面上——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
这节课,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艳艳最喜欢的作文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作文题是:《今天》。
同学们都含着泪在写,包括平日最讨厌作文的同学。
“我有许多‘今天’没能做到最好。今天,我又回到学校了,这里是我的天堂……”胡艳艳在本子上一字一字的写,很重很慢……
胡艳艳的作文没有写完。她写的最后一行字是: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她晕倒了。送医院后,由学校发起,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义捐又自发形成,但,艳艳生命的火焰已经燃至极限了。
2006年7月7日,艳艳走了。但,她把天堂的灯留给了大家。(选自《杂文报》)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说艳艳流的泪是“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
幸福:
疼痛:
留念: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这句话的理解。
艳艳的生命之灯即将燃尽,却还坚持去上半天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假如你是艳艳的同学,或你的身边也有艳艳这样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说的话:
做的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