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
|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
|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
|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
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①甲状腺 ②唾液腺 ③肾上腺 ④脑垂体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分泌③过多 |
|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
|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铡反馈调节 |
|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
| B. |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
| C. |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
| D. |
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
汶川大地震,使被困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处于高度紧张和“饥寒交迫”之中。此时,在人的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及应激反应中,分泌活动都增强的内分泌腺是
| A.胰岛 | B.垂体 | C.肾上腺 | D.性腺 |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
| 刺激部位 |
反应 |
|||
| 破坏前 |
破坏后 |
|||
| 左后肢 |
左后肢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左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不收缩 |
| 右后肢 |
左后肢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左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
|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 D.效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