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金陵三迁有感①
宋·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
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
(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中哪两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本诗后四句抒写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品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古诗词鉴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和一切阻挠历史前进的势力。 |
C.诗人登高望远,似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作者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 |
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两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句蕴涵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①思想感情:
②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