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建国初期,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有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并赔款二亿两白银给日本。但结果是辽东半岛没有被割走,却多付出三千万两白银给日本,原因是

A.三国干涉还辽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中国人民进行义和团运动 D.清政府的抗争

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936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的“北国”是指

A.井冈山 B.瑞金 C.陕北 D.西北坡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封建文化的冲击
B.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C.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发展资本主义
D.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