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3月12日《央视网》特约评论员杨雄载文指出,行政审判制度实行20多年来,行政机关败诉率竟达到80%以上。这些案件没有一起被上级法院改判。回答小题
我国民间传统中有“屈死不告官”这么一条人生训诫,人们要告“官”时一般是非常慎重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上法庭。现在“民告官”案件的增加

A.说明不依法行政的现象普遍存在
B.表明公民的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C.说明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D.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程度已相当完善

在这些“民告官”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败诉率较高。这说明
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亟待进一步规范    
②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③行政机关依法执政的意识亟待加强      
④行政机关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一些经典名句至今仍家喻户晓,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表明
①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③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都起积极作用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它们能够把周围的事务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C.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促进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D.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

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不仅为城市生活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也为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工将会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之所以称呼农民工是城乡新文化的创造者,是因为
①农民工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农民工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农民工的社会实践有利于繁荣发展城乡大众文化
④农民工推动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