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下表:
性别 |
野生性状 |
突变性状 |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
雄株 |
M1 |
M2 |
Q |
雌株 |
N1 |
N2 |
P |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为1/2,1/2
DNA分子基本骨架的组成成分是()
A.核糖、磷酸 | B.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
C.核糖、磷酸、碱基 | D.脱氧核糖、磷酸 |
豌豆某细胞在形成花粉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4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四分体()
A.14个 | B.7个 | C.28个 | D.56个 |
如图若O表示某精子,那么图中细胞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的是()
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 )
A.3/4 | B.1/4 | C.3/16 | D.1/16 |
下图是某遗传病的系谱图,对于该病而言,有关该家系成员基因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I—1是纯合体 |
B.I—2是杂合体 |
C.II—3是杂合体 |
D.II—4是杂合体的概率是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