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
| 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分开研究 |
|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 |
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
|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培养基中所有的细菌 | B.培养基中的细菌和真菌 |
| C.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 D.培养基及其内的所有生物 |
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
| A.变形虫、水绵、香菇 | B.烟草、烟草花叶病毒、大肠杆菌 |
| C.小麦、番茄、大豆 | D.酵母菌、灵芝、豌豆 |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 B.4个 | C.16个 | D.32个 |
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
|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