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
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 |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
C.将t3 ℃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 ℃时都会析出晶体 |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在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在t2 ℃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 g |
下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 ℃时,取100 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 ℃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A.130 g | B.140 g | C.160 g | D.180 g |
(2014)X、Y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见图.
(1)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的共同点是_________
(2)温度越高,x的饱和溶液中X的质A分数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
(3)将a1gY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mg得到溶液a2 g,则a1、a2、m的关系是___(填序号);
a.a1>a2+mb.a1=a2+m
c.a1<a2+m d.无法确定
(4)保持温度不变,X的饱和溶液和Y的饱和溶液混合((X与Y不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是___
a.X的饱和溶液和Y的饱和溶液
b.X的不饱和溶液和Y的饱和溶液
c.X的饱和溶液和Y的不饱和溶液
d.X的不饱和溶液和Y的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