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便是黄州赤壁。⑴ ,⑵ ,⑶ ,⑷ 。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⑸ 。⑹ 。
①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
② 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
③ 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
④ 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⑤ 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的价值
⑥ 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
A.②③①⑤⑥④ | B.③②①⑤④⑥ |
C.⑤①②③⑥④ | D.②③①⑤④⑥ |
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死生亦大矣
(2)仰观宇宙之大
(3)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4)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客有吹洞箫者
(6)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与斗牛之间
(8)有碑仆道
A.(1)(3)/(2)(5)/(4)/(6)(7)/(8) |
B.(1)(3)(6)/(2)(5)/(4)/(7)/(8) |
C.(1)(3)/(2)(5)(6)/(4)/(7)/(8) |
D.(1)(3)/(2)(5)/(4)(8)/(6)(7) |
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声呜呜然/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C.渺沧海之一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
D.羽化而登仙/而无物以相之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B.引以为流觞曲水 |
C.挟飞仙以遨游 |
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宁溘死以流亡兮溘:忽然,突然 |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或者,也许 |
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身体斜着坐 |
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 |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夜色》) |
B.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的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郁达夫《故都的秋》) |
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处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江河《星星变奏曲》) |
D.那声音仿彿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鲁彦《听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