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也由此成为诺贝尔文学奖100多年历史上首位获奖的中国籍作家。评委会给出莫言获奖的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同年杨振宁推荐和见证莫言获得“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大奖。评选委员会为莫言撰写的获奖词是:和名字相反,他天生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小时候讲述他的梦想、伙伴、邻居,爷娘是他的听众。长大了,他讲述中国,以20种文字传播,全世界都是他的读者。那一天他走上了殿堂,世界一片安静。
根据这段话,请你对莫言说一句话: 莫言获得诺奖后,引起社会广泛评论,请你对此事也发表简短评论。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说:“莫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很重要也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著名作家陈忠实:诺贝尔文学奖就像是一座灯塔,似乎一直是中国文坛巨匠们追逐的一个梦想,如今虽然我们已经有人率先到达,但这绝不仅仅是最终的归属。
北大教授张颐武说:“莫言的得奖其实是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带来的结果。”他还说:“我们还会得到更多荣誉,甚至比我们预料得还快。”
你的评论: 你了解莫言读过莫言的作品吗?就你知道的程度向同学做个简介。
介绍:
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时,有人曾强迫灵谷老人给汪精卫送过一幅对联。内容是:“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当时人们无不称赞这副对联写得词工句丽,是歌德颂才的佳作,可不久就有人发现这是灵谷老人利用汉字谐音双关,借联刺奸的隐语。请你把上下联各改动两个字,以还原这幅对联的真正意思:
上联:;下联:。
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②③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
①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②: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③: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②
③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提示进行修改。(3分+1分)
优美的环境是和谐校园的基础。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生活,(A)身心自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唐人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放眼现代校园,绿树成行,嫩草如茵。校园里,(B)学生会潜移默化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C)教室外,令人沉醉的绿意,给人以美的陶冶,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1)划直线句子中()句有语病,可修改为:
(2)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有误,应作如下修改(不用抄原句):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洪耀明是湖北省咸宁实验小学副校长,分管学生德育工作。他曾向学生承诺,只要大家不在校门前的路上乱丢垃圾,保持整洁,自己就当众亲吻小猪。一个月后,这条路的卫生状况明显改观,洪校长兑现了承诺。网民热议此事,有点赞的,也有批评的。
对于洪校长的做法,你有何看法?并阐述理由。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8日电)为方便社会公众了解公益慈善、参与公益慈善,树立公益慈善的公信力,重庆市慈善总会宣布,重庆正式建立慈善信息公开制度,今后将每月在网站上逐笔公开接受捐赠的详细情况。
据了解,重庆市慈善总会信息公开制度规定,将对筹募方式、捐赠款物的接受情况、救助项目、救助对象、救助审批程序、捐赠款物使用情况、回馈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的方式、财务审计情况等八个方面进行全面公开。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慈善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从人们对“中国首善”陈光标“高调行善”的批驳,到“郭美美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大众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偏差可能是重庆此举的原因之一。该人士还呼吁大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慈善事业,无论涓涓的细流还是奔涌的大河,只要能滋润干涸的土地,这就是善。
(1)请为上面的新闻拟写一则恰当的标题。(不得超过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