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室内起火时,立即大开门窗通风 |
| B. | 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 立即加入青菜灭火 |
| C. | 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 |
| D. | 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
厨师烹饪时常往食物中加入少量的酒和食醋,是因为酒和食醋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B.乙酸乙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1%
C.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2
D.1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D.配制好的6%的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
编号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除杂操作方法 |
|
A |
MnO2 |
KCl |
水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
B |
Fe |
Cu |
足量稀盐酸 |
过滤、洗涤、干燥 |
|
C |
CO2 |
CO |
O2 |
点燃 |
|
D |
盐酸 |
硫酸 |
足量Ba(NO3)2 |
过滤 |
A.AB.BC.CD.D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原理,关于该装置和反应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盛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前要先通CO,加热后B中出现浑浊
C.已知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b→c→d
D.这种方法“炼”出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最大的区别是不含碳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浓硫酸敞放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则可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