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植株在a点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
B.乙植株在b-d段显示有机物积累量远超出有机物的消耗量 |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不同 |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叶片无气孔 |
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B.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 |
C.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经典的遗传基本规律 |
D.卡尔文用同位素标志法追踪C元素转化途径14CO2→14C3→(14CH2O), |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
B.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 |
C.多糖在细胞中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被 |
D.缺铁会出现贫血是因为铁是血浆蛋白的重要成分 |
下列关于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质都由单体构成 |
B.分解脂肪比分解等量糖类物质,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
C.碳是生物体的生命元素,化合物中都含有C |
D.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共有八种 |
科学家发现哺乳动物中有一种Toll基因,它编码的蛋白质称为Toll样受体。Toll样受体能感知入侵的外来微生物以及机体内变异的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反应。Toll样受体是一个大家族,迄今在哺乳动物及人类中已经发现的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有13个,可分布在20多种细胞上。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Toll样受体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作原料 |
B.Toll样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
C.Toll样受体实质上是一种免疫球蛋白 |
D.Toll样受体的作用不同于淋巴因子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等位基因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接近1∶2∶1 |
D.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