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温(侵染)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带有放射性 |
| B.32P标记T2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时,需要的酶是由噬菌体携带到细菌体内的 |
| C.在此实验中最后获得的子代噬菌体大部分含有放射性 |
| D.离心时间过长或搅拌不充分是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
用纯合高秆抗锈病水稻(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水稻(ddtt)育种获得纯合矮杆抗病水稻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再选育;另一种方法是用F1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需时间比后一种方法长 |
|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都是纯合子,其种子都可用于大田生产 |
|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
下列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21三体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 A.②④⑤ | B.①③④⑥ | C.②③④⑥ | D.①③④ |
韭菜体细胞中的32条染色体,具有8种各不相同的形态,由此说明韭菜是
| A.二倍体 | B.三倍体 | C.四倍体 | D.八倍体 |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内染色体数是42条,它的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 A.7和1 | B.14和21 | C.21和3 | D.42和6 |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
|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
| C.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
| D.促进细胞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