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不仅化学性质不变而且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试分析下列有关实验:
(1)如果用18O标记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在植物体周围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含18O标记的物质有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它们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产生的。
(2)把用32P标记的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出细胞内的ATP,发现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已带上了放射性标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细胞内ATP的含量变化不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照条件下,向培养小球藻的试管中通人用14C标记的浓度为1%的14CO2,第5分钟再通入浓度为2%的14CO2,第10分钟再供给浓度为0.003%的14CO25分钟,并维持各时间段内相应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这个过程中,分别检测小球藻内的葡萄糖、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放射强度,得到上图中a、b、c三条曲线。这三条曲线表示的化合物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Ⅱ.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研究过程中有许多著名的实验,其中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就是其中之一。请根据该实验回答问题:
(1)恩格尔曼选择水绵为实验材料,该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水绵和好氧性细菌制作成临时装片,为排除外界干扰,必须放在_______ 环境中。
(3)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到水绵的某部位,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
(4)如果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下图表示显微镜下看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洋葱细胞具有[ ]_________和[ ]__________,人的细胞则没有。
(2)在结构上由于都具有[ ]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而使得这两者之间具有________性。
(3)由于这两种细胞都具有[ ]_______,因而都属于_______细胞,由这类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________生物。
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填空:
(1)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的表现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________。
(2)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时,要用染液对线粒体染色,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时需要使用的染色剂是。
(3)关于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模型。
(4)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试验中,鉴定有无CO2产生时除了用澄清的石灰水之外,还可以用水溶液鉴定, CO2通入该溶液的现象是。该试验中检测酒精的产生的原理是利用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反应变成色。
(5)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运用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美国科学家卡尔文也是利用这种方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
(6)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某同学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没有一条色素带,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烯效唑(S-3307)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研究结果和生产上使用表明烯效唑对小麦具有很好的壮苗和增产的效果,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对植物根冠比(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干重的比值,在作物苗期,根冠比越大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1)实验材料:小麦种子、0.1%二氯化汞、烯效唑、蒸馏水
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数量的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饱满的小麦种子,平均分为四组。
②用0.1%二氯化汞消毒15-20 min,蒸馏水冲洗4-5次
③分别用等量的0 mg/L、20 mg/L、X mg/L、60 mg/L的烯效唑浸种24 h。种子洗净后于瓷盘中培养,催芽3 d后移栽。
④一段时间后分别称量植物的,并计算根冠比。
(2)实施实验过程,得到了以下数据: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的X应为:理由是:。
②图中的数据表明不同浓度烯效唑(S-3307)下植物的根冠比不同,主要体现在不同浓度烯效唑能通过,从而提高幼苗的根冠比,为了有利于植物作物苗期的生长,烯效唑的浓度应当控制在左右。
(3)烯效唑对植物具有一定的矮化作用,推测可能是通过抑制的合成,抑制了植物细胞的伸长,从而抑制了植物增高。
下图一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示物种数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二。
①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②图二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群落具有复杂的结构。
γ-氨基丁酸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①所示;某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②所示效果。仔细分析下图1和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只能由释放,作用于,并可以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和某些腺体分泌。
(2)、由图1可知γ-氨基丁酸与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促进或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3)、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电位由。由图2可知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或外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4)、由图判断γ-氨基丁酸应该属于(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局麻药(属于或不属于)神经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