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
右图是苏联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
A.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实质 |
B.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根源 |
C.美苏两国军备竞赛的本质 |
D.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野心 |
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遍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陈舜玉是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唐县“豆选”(老百姓用投豆子的办法进行民主选举,豆子多者当选)的第一任女县长。这一史实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A.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 B.“豆选”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边区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 D.物质条件艰苦,工作方式因陋就简 |
1919年的《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中国人“直接解决”的表现不包括
A.新文化运动 | B.五四运动 | C.国民革命 | D.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
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09年联合平民推翻贵族统治,并当选为首席执政官。他在位时期
A.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 B.实行差额选举公职 |
C.确立“陶片放逐法” | D.给予公职人员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