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5月26日“骨骼养护日”到来之际,学校的宣传橱窗围绕“青少年骨骼生长”展示了有关材料。
分析两则材料,概括主要信息。(5分)
【材料一】
进入青春期,骨骼开始变得粗壮,骨矿量增加大约45%,18至20岁时骨矿量占成人峰值的90%左右。青少年时期,骨矿量的增长很重要。如果青少年期未达到合适骨矿量,容易导致骨折,成年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会增加。
【材料二】
2013年3月,首都儿科研究所对北京市部分青少年进行了全身骨矿量抽样测量。检测结果显示:骨矿量不足者超过50%,骨矿量极低者占2.5%。【材料一】 ①
【材料二】 ②
这两则材料提醒我们: ③
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补充了橱窗的宣传内容。(3分)
青少年一旦检查发现骨矿量与同龄人比偏低,就需要通过饮食治疗,增加含钙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孩子把碳酸饮料当水去喝,这不利于钙被骨骼吸收,是导致骨质达不到健康骨矿量的一个原因。此外,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增加运动量。有些运动有益于骨骼生长,比如跑步、羽毛球、篮球等,能够增加骨密度,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这段补充资料告诉我们:有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的做法是 ① 和 ② ;不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的做法是 ③ 。
阅读下列几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韩国文化财厅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材料二:我国的传统节目皮影戏已经被印度尼西亚申报了文化遗产,新疆维吾尔族的套曲《十二木卡姆》被伊拉克和阿塞拜疆抢先申报,新疆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和内蒙古的《马头琴》同样被吉尔吉斯坦和蒙古国申报。
材料三:传统节日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每况愈下。春节、中秋、端午、七夕、重阳等节日,正在被人们淡化,而洋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感恩节却在中国人的眼里越来越火爆。请用简洁的话概括三则材料的内容。
通过材料一和二得知,原本发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却被外国抢先申报了,此时你内心有何感想?
你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喜欢外来的洋节日?
端午节,亦称“端五节”“端阳节”或“蒲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它流传于汉族和壮、布依、侗、土家等少数民族地区。时间是在夏历五月初五。起源说法不一,大都认为是悼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有认为是古越人举行的龙图腾祭俗;也有认为是由夏、商、周时的夏至节演变而来的等。于时,人们插艾蒲、吃粽子、饮雄黄酒和在小儿衣襟上系香袋等,以期去灾难、驱毒虫。南方某些地区节前还举行赛龙舟等娱乐活动。
根据以上这段文字,请你为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不得超过60字,所含内容越多越好。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人赞成这一节日是为纪念屈原的,请你说说其中的深刻内涵。
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根据提供的句子,仿照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有丰富的想像力)
当那片云停在头顶的时候,人们一起抬头仰望。
示例:一个饥饿的人说:“像一块面包。”
一个疲惫的人说:“像一张舒适的沙发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