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氢气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3CO2”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②表示三个碳原子和六个氧原子
③表示三个二氧化碳分子 ④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分子构成
⑤相对分子质量为132⑥碳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3∶8

A.③⑥ B.②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如图,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大理石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
C.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C B.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84g D.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26g

为寻找常温下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在四组对比实验中,效果较差的是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厨房燃气泄漏,不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火灾发生且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