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添字采桑子(宋/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释】①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成椭圆形,开白花,果实似香蕉。②霖霪:指雨点绵绵不断,滴滴嗒嗒不停。③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④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
B.“窗前谁种芭蕉树”意为: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
C.词的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
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

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借芭蕉以寄情思,表达了在失意、无奈与痛苦中煎熬的词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B.本词写芭蕉,由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深处。
C.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迭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悄长的效果,而且烘托了清新明快的气氛。
D.杜牧的“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与这首词中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有异曲同工之妙。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鉴赏: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说明作者年青时候的愿望是()
A、为国家建功立业 B、获得侯的爵位 C、获取高官厚禄
诗中表明作者即使在梦里也不忘记国事的诗句是: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该词是范仲淹驻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__ _,下阕抒发__,笔力雄健,感情浓郁。(2分)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表现了塞外景致怎样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过山村(4分)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请你赏析最后两句,说说好在哪里?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目。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荜门:简陋的住处。
颔联中的“遍”和“稀”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情景交融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结合诗歌后两联诗句作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