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在各民族人士迎春茶话会上强调,2011年要牢牢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毫不动摇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0年1—11月我国CPI、PPI走势图

注:CPI即消费类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PPI即工业品出厂价格,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材料二: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内容包括: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反价格垄断执法;加强价格监督,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等。
(1)从材料一中你获取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近年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因此,要在坚持基本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和私有财产,同时尽快扭转城乡、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趋势,逐步形成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为此,将会加大税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材料一: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投入不足,政府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短缺。研究显示,如果国家财政能解决这一支出,我国居民消费率就能增长约3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目前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今后,我国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关系民生的公共事业投入的力度。
材料二:稳定而不断扩张的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是拉动一国经济持久增长的可靠力量。阅读《消费、储蓄和收入的对应关系》和《储蓄动机调查表》回答问题。

(1)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请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

2011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分别从企业和消费者角度为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理念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14分)材料一: 自金融风暴之后到2011年,南方很多地区尤其是长三角与珠三角等地出现了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现象,形成了制造业的"寒流"。原因在于进入5月份以来,欧盟、北美市场的需求开始明显减少,而国内融资难度增加,并且制造业大多数产品以贴牌加工生产为主,出口占70%以上。其次是工资上涨幅度增加、原材料成本增加。三是结构性问题,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正面冲击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中小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再就是一些企业投资经营战线拉得太长,企业经营力不从心。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新一轮中国制造业出现"寒流"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十.一”长假期间温家宝总理到浙江、温州等地考察,提出要大力整顿金融秩序。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2011年10月25日银监会表示为支持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即将发行,同时也将对小型、微型企业实施增值税、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 ,请你为中小企业如何度过"寒冬"出谋划策。(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