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主要表现在

A.传统的自然经济迅速消失
B.新兴的民族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C.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D.多元并存的经济结构逐渐形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局势“脱胎换骨”。“脱胎换骨”的含义是指

A.接受“关贸总协定” B.欧洲在世界上独占鳌头
C.已经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D.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

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两次历史性剧变,这两次剧变都:

《大总统誓词》《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创立公告》
①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④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