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英国19世纪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单位:%),当时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圈地运动的推行 |
| C.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殖民扩张的加剧 |
1953年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农村人口)按每80万选代表1 人,
直辖市和省直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
| A.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管理制度 |
| B.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
| C.为三改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
| 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 |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正确的理解是( )
| A.澳门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方针的首次成功运用 |
|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 C.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
| D.“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2014年首度访台,放在65年的时间长度,放在海峡两岸“战争与和平”“悲欢与离合”的历史厚度去看,此访堪称“两岸关系的一大进步”,这说明( )
| 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进展 | B.“一国两制”得到台湾认可 |
| C.“九二共识”得到全方位体现 | D.拓展交流渠道符合两岸人民共同利益 |
民主法治是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保障。我们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是( )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 C.大跃进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 )
| A.召开国民党一大 | B.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
| C.整编国民革命军 | D.发动北伐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