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为“某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示意图”,右图为“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题。该国人口最多的时期为
A.①时期 | B.②时期 | C.③时期 | D.④时期 |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5所示类型一致的是
A.菲律宾 | B.英国 | C.巴西 | D.马来西亚 |
上题所示国家当前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是
A.Ⅰ阶段 | B.Ⅱ阶段 | C.Ⅲ阶段 | D.都不是 |
下图为世界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 | B.都没有结冰期 |
C.汛期都十分明显 | 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
各河口三角洲形成洪灾的主要原因分析及成灾强度判断正确的是()
A.甲河含沙量大,河道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河口附近人口多。成灾强度最大 |
B.乙河支流多,上游来水量大;多台风,降水强度大。成灾强度最大 |
C.丙河支流多且南北对称,径流量最大;三角洲地势低平。成灾强度最大 |
D.丁河流域内降水集中;三角洲地势低平;人口多;河口有海潮顶托。成灾强度最大 |
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 | B.径流量 |
C.地形 | D.经济 |
2009年10月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当地时间11月1日8时10分(北京时间11月1日4时10分),“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结合下图(箭头代表洋流流向),回答下列小题。“当地时间”是指()
A.180°经线所在时间 | B.东12时区的区时 |
C.西12时区的区时 | D.东西十二区的区时 |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的位置在()
A.①地附近 | B.②地附近 |
C.③地附近 | D.④地附近 |
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
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 |
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 |
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 |
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 |
下图为某城市1987年和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图。完成下列小题。该市最有可能是()
A.包头 | B.沈阳 |
C.杭州 | D.成都 |
从1987年至2002年该市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长最快和变化幅度最大的分别是()
A.耕地和建设用地 | B.林地和草地 |
C.草地和未利用地 | D.建设用地和水域 |
左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单位:米),右图为该地区多年平均的气候要素资料。据图回答下列小题。区域内海拔最高点与该区域内河流上游最高处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50米 | B.150米 |
C.250米 | D.350米 |
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地中海沿岸 | B.巴西高原 |
C.东北平原 | D.江南丘陵 |
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区域内高于200米的地方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种植水稻 | B.种植小麦 |
C.种植苹果 | D.营造水土保持林 |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下图,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③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