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2.5g CuSO4·5H2O溶解在97.5g水中 |
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CuSO4溶液 |
B |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
C |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D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在一定温度下,向2L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2HIH2(g)+I2(g)△H>0,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有是
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
B.0~2min内的HI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 |
C.恒压下向该体系中加入N2,平衡不移动,反应速率不变 |
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只有正反应速率加快 |
锂钒氧化物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超过其他材料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V2O5+xLi→LixV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外供电时,锂离子向负极移动 |
B.负极上反应的物质是锂,正极上反应的物质是V2O5 |
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V2O5+xe-+xLi+→LixV2O5 |
D.负极的电极反应为:xLi-xe-→ xLi+ |
反应SiO2(s)+3C(s)=SiC(s)+2CO(g)△H>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剂是SiO2 |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C.碳在反应中只做还原剂 |
D.若生成1molSiC转移电子为2mol |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 B.钠与水反应 |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 D.氧化钙溶于水 |
关于反应3O2(g) = 2O3(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熵不变 |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C.反应前后,生成物总能量与反应物的总能量不变 |
D.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