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在 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xC(g)△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左),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2.反应开始2min内,v(A)="0.05" mol·L-1·min-1
B.tl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
C.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的浓度,t2时正反应速率减小
D.t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B)不变
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某种副产物,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连接电源的负极,电极上的主反应是 SO32—-2e-+H2O=SO42—+2H+ |
| B.c是阴离子交换膜 |
| C.D处产生的气体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 D.为增强溶液的导电性,A处可以加入氯化钠溶液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g甲醛中含电子对数为2 NA |
| B.1mol铜分别与足量氯气、硫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是2NA |
| C.1L0.1mol/L的氨水溶液中含有0.1NA个氨气分子 |
| D.标准状况下,2.24LCH3Cl含有的分子数是0.1NA |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编号 |
叙述I |
叙述II |
| A |
金属活动性镁比铝强 |
镁、铝构成的原电池中镁一定是负极 |
| B |
NH3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 |
用强碱和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4+ |
| C |
SiO2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
| D |
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氢放出CO2气体 |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H+、NH4+、SO32-、S2- | B.Mg2+、K+、OH-、SO42- |
| C.Ca2+、Na+、Cl-、NO3- | D.Al3+、K+、AlO2-、MnO4-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
| B.纤维素可以加强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因此纤维素是人类的营养食物 |
| C.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的水解产物相同 |
| 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所有的氨基酸在人体内都能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