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①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 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 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创业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截至2012年12月,电子商务平台中仅淘宝网一家就创造直接就业机会467.7万个,拉动间接就业约1 333万个。这体现了()

A.发展生产能够促进就业 B.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C.年轻人就业方式灵活多样 D.解决就业问题对经济社会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一表述旨在()
①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
②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③调整经济布局,提升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④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地位完全平等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某厂家生产电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A.2 B.4 C.8 D.16

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实现的。()

A.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B.该商品的价值量
C.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中国商人历来推崇“薄利多销”,而犹太商人则认为“一种商品既然薄利,何不弃之,选择利厚的产品去生产和销售不是更好吗?”以上两种观点()

A.都是违背价位规律的 B.都能自觉面向市场,调节产品结构
C.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消费观念 D.都是正确的.都体现了价值规律的要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