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唯一屏障 |
C.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
B.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
C.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酶处于饱和状态 |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
下列过程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A.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
B.线粒体中[H]与O2结合生成水 |
C.叶绿体基质中C3合成葡萄糖 |
D.细胞溶胶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
右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
B.该图中结构3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
C.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包括的结构为2、5,图中其余的细胞器都应该具有 |
D.图中能利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
右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II—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II—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此家族中的III-1与III-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
A.0、1/9 |
B.1/2、1/12 |
C.1/3、1/6 |
D.0、1/16 |
假设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4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A.0 | B.25% |
C.50% | D.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