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人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古代计量单位,一般指一千钱)至万缗者。”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草市”

A.是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B.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
C.交易不受政府官吏的直接监管
D.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中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A.表明英国政府在中国获得进驻公使的特权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和屈辱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

蒋廷黻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主要是(  )

A.按国际惯例尽量避免国际纠纷 B.吏治腐败逃避管理责任
C.因为《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 D.畏惧洋人不敢得罪双方

下列是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形势图的局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