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
①论述了阶级斗争学说
②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
③否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性
④阐明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清朝前期,“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这一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给自足的生产特点使商品经济被轻视 | B.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必须关心农民利益 |
| C.农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 D.人口以农民为主,商业没有广阔的市场 |
《礼记》有“天下为籍千亩”、“天下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统治者
| A.重视农业生产 | B.关心百姓疾苦 | C.常能与民同乐 | D.“以民为本 |
《国语·论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手工业开始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
|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的经营形式 | D.手工业和商业被官府垄断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
|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
|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
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 B.推动政治改革 |
| C.发展社会经济 | D.促进思想启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