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或事实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某溶液冒出气泡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SiO2与纯碱高温可生成CO2
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
碘化钾溶液久置显黄色
是由于I-被还原,析出的I2溶于溶液中
D
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
说明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B.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C.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产生沉淀
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B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C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溴离子
D
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
只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1)向氯酸钠(NaClO3)的酸性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过程的反应式为:SO2+2H2O – 2e → SO42- + 4H+; (2)向亚氯酸钠(NaClO2)固体中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该反应中还原过程的反应式为:Cl2 + 2e → 2Cl-。在(1)和(2)反应中均会生成产物X,则X的化学式为( )

A.NaClO B.NaClO4 C.HClO D.ClO2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5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Q>W
B.Q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常见化合物
C.Q和Z所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D.X、Y和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6 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NA
B.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A
C.12.5mL 16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D.0.5mol雄黄(As4S4,结构如图)含有NA个S—S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