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发展推动和谐之美。2013年1月连续多日,我国中东部地区都出现大范围雾霾天。1月12日多地空气质量甚至都是六级严重污染。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这场十面“霾”伏,让更多人关注空气、关注环保,客观上提升了公众环境保护意识。雾散了,环保注意力、行动力却不能退潮,正如李克强同志强调的,空气污染治理“需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从及时、如实公布监测数据,到坦陈原因、寻求改进;从停驶部分公务用车,到引导公众自我防护。环保责任,不仅是对政府的要求。雾霾诱因,包括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放、工业污染等,企业、公民,同样责无旁货。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环境保护才能在戮力同心中破局,美丽中国才能在全民参与中实现。
材料二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既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发展方式粗放等密切联系,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生活方式怎样推进我国生态文明走向新时代。
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这次换届选举涉及乡镇政权35400多个,县级政权2800多个,全国约有9亿选民直接参与选举活动。
如果有人问:“我信仰宗教了,还能享有选举权吗?”你将如何回答?请说说你的理由。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85亿,2011年底将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人民网调查显示,参与的网民中有87.9%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现象。然而,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网络监督存在着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散播虚假信息等问题,这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
公民为什么关注网络监督?你认为应如何运用网络监督,正确行使监督权利。
材料: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不振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短板。在过去的2011年,面对萎靡的国外消费,被寄予厚望的国内需求也同样处于萎靡状态。甲认为:当前的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制约消费需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才能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乙认为:当前普遍高涨的物价,严重影响消费需求,控物价才是必须举措。
用《经济生活》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关知识评析甲乙的观点。
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十一五”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增长表(单位:亿元)
![]() 项目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 年 |
“三农”支出 |
3397 |
4318 |
5955.5 |
7253.1 |
8183. 4 |
教育支出 |
538. 33 |
1076. 35 |
1603. 71 |
1981.39 |
2159. 9 |
医疗卫生支出 |
138. 03 |
664. 3 |
826.8 |
1273.21 |
1 389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2023 .03 |
2302.36 |
2743. 59 |
3296. 67 |
3582. 25 |
注:①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财政支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距离。
在(1)(2)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请你解读材料中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财政有关知识分析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8分)
材料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材料二: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密集和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低成本、无污染、可重复开发等特点;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文化产业发展能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