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往西航行,于2011年11月1日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小题。“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A.启航时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正在向北迁徙 |
B.1月在开普敦靠岸停留期间,当地气候炎热干燥 |
C.途经南海时,吹东南风 |
D.科考路线依次经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本次科考发现了16个海底热液区,黑色热液能直立向上形成约3至4层楼高的“黑烟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热液区最可能位于
A.大陆架 | B.大陆坡 | C.海岭 | D.深海平原 |
下图为我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移动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图中信息能说明()
A.1982至1990年北方城镇化增长快 |
B.1982至1990年南方城镇化增长快 |
C.2000至2010年南方人口迁移至北方 |
D.2000至2010年北方人口迁移至南方 |
不同阶段的城镇化重心及变动主要是因为各地区()
A.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 |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C.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 |
D.城市环境问题的差异 |
下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甲→乙→丁→丙 | B.乙→甲→丁→丙 |
C.丙→乙→甲→丁 | D.丁→甲→乙→丙 |
Eric在离开夏威夷的飞机上看到如下图所示的中文信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由此判断此航班飞行的主要方向为()
A.朝东 | B.朝西 |
C.朝南 | D.朝北 |
若出发地为西10区,则到达地是()
A.西9区 | B.西5区 |
C.东8区 | D.东11区 |
下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由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大致位于45°N)。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阔叶林带在大陆西岸的分布纬度与大陆东岸的分布纬度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高地形 | B.高洋流 |
C.低地形 | D.低洋流 |
甲处深居内陆,没有形成荒漠景观,却形成了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 B.夏季多对流雨 |
C.夏季高山冰雪融水 | D.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沟的分布示意。图中M海沟的成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 |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张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