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所示,在抗洪救灾中,一架直升机通过绳索,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起一个漂在水面上的木箱,使其由水面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考虑空气阻力而不考虑空气浮力,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 A.力F所做功减去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 |
| B.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 |
| C.力F、重力、阻力,三者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动能的增量 |
| D.力F和阻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机械能的增量 |
地球半径为R,距地面高为h处有一颗同步卫星,今赤道上一物体和同步卫星一起随地球自转,则它们转动的线速度之比为
A.V物:V卫=![]() |
B.V物:V卫=![]() |
C.V物:V卫=![]() |
D.V物:V卫=![]()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绕地球飞行77圈,飞船返回舱终于在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的半径R。神舟六号飞船太空飞行近似为圆周运动。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可以计算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离地球表面的高度h |
| B.可以计算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的加速度 |
| C.飞船返回舱打开减速伞下降的过程中,飞船中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
| D.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速度要小 |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1上飞行时,经过Q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P点时的速度 |
|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
|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
|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
当人造卫星进入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轨道上运动时,轨道的圆心与地心重合 |
| B.卫星的运动速率一定不超过7.9km/s |
| C.卫星内的物体仍受重力作用,并可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所受重力的大小 |
| D.卫星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卫星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 |
把盛水的水桶拴在长为L的绳子一端,使水桶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要使水在水桶转到最高点时不从水桶里流出来,这时水桶的线速度至少应该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