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 ml 盐酸 |
B.用托盘天平称取8.75克食盐 |
C.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NaOH溶液23.10ml |
D.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
可以验证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弱的事实是
①H2S水溶液是弱酸,HCl水溶液是强酸
②向氢硫酸溶液中滴入氯水有单质硫生成③硫、氯气分别与铜和铁反应,其产物是FeS、Cu2S、FeCl3、CuCl2
④高氯酸(HClO4)的酸性比硫酸强
A.①②④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或操作错误的是
A.牙膏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它们主要起抑制牙膏中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
B.纸上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 |
C.欲检验火柴头燃烧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O2,可将燃烧后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观察KMnO4溶液颜色是否变浅或褪色 |
D.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
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
已知颜色深浅(I)与有色物质浓度(c)和观察深度(L)的乘积成正比:I=kc·L(式中k为常数)。现有以下图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甲中的视线1观察到颜色变浅 |
B.从乙中的视线1观察到颜色变深 |
C.从乙中的视线2观察到颜色不会变化 |
D.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应从视线2观察 |
牙釉质的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在水中能极少溶解Ca10(PO4)6(OH)2(s)10Ca2+(aq)+6PO43-(aq)+2OH-(aq),已知25℃时Ksp[Ca10(PO4)6(OH)2]="2.35" ×10-59, Ksp[Ca10(PO4)6F2]=7.1× 10-61,Ksp[CaCO3]="5" ×10-9,Ksp[CaF2]=4×10-11,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口腔内残留食物会发酵使口腔呈酸性,所以饭后、睡前应该要漱口 |
B.饮用水中氟元素含量较低的地区使用含氟牙膏可有效防止龋齿 |
C.25℃时饱和CaCO3溶液和饱和CaF2溶液相比,后者c(Ca2+)较大 |
D.25℃时,在CaCO3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CaCO3不可能转化为CaF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