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1为某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

(1)a~h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  ],它的基本支架是        
(2)a~h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    (填字母)。
(3)若图为人的唾液腺细胞,则其主要分泌物的化学成分是    ,与其他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a~h中数目一定较多的细胞器是[  ]      
(4)c结构上的⑥称为    
(5)如果图1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是否会出现g的现象?  ,原因是      
(6)若用龙胆紫染液对图1中的结构进行染色,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每空下列甲图中曲线表示某生物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乙图是该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 DNA含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分裂的数量变化。
(2)甲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
(3)细胞a、b、c、d、e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
(4)d细胞中有个四分体。该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条。
(5)乙图中,ab段和cd段形成的原因分别是
(6)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乙图曲线的段。

(14分)下面的甲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图为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①为清水,②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丙为液泡体积随时间变化坐标系。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乙图中的[ ]________。它与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乙图细胞浸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丙图上画出根毛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
(4)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Ⅰ.组装图甲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Ⅱ.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 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Ⅲ.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Ⅳ.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②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________作为因变量。

(15分)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紊,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____个氨基,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个氨基酸组成的,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____。
(3)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种,其中有__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这个R基是____。
(4)该化合物称为__肽化合物,含有____个肽键。
(5)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____,B.____。(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讲)
(6)该化合物具有8个氮原子,其中__个位于肽键上,__个位于R基上。
(7)该外毒素在环肽形成过程中失去了__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____(填标号),b、c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2)若图甲表示 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K+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填标号).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所示曲线。
(3)若图甲表示的是白细胞的细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为________。
(4)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____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 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

某同学为了研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