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 B.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 C.大力发展重工业 |
|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但是也有新的因素出现。有人说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从经济的角度看,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
|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
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 )
①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③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右侧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
| A. | 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
| B. | 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 |
| C. | 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
| D. | 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
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
①既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
②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专业化城市发展
③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④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
|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 |
|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
|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
| 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