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近代工业发展进程相近似,中国近代的工业化最初也主要表现在
A.煤铁工业和纺织业 | B.矿业开采和电力工业 |
C.交通运输和化工业 | D.机械制造和电报通讯 |
有人说:“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 B.墨家的“兼爱”思想 |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
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
D.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这一思想主张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
A.法家 | B.道家 | C.墨家 | D.儒家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
各子详细信息 |
妻(正室) |
老三(20岁,天性顽劣)、老二(22岁,老成持重) |
妾一(侧室) |
老大(25岁,天慧聪颖) |
妾二(侧室) |
老四(18岁,智勇双全) |
A.老三 B.老四 C.老大 D.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