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1950年(左图)和2000年(右图)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小题。与1950年比较,该地区2000年
A.河流径流量增大 | B.地下水位上升 |
C.生物多样性减少 | D.气温年较差减小 |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湿地面积萎缩 |
B.全球变暖,蒸发更加旺盛 |
C.河流改道,湿地水位下降 |
D.开垦湿地,耕地面积扩大 |
图甲为大陆东岸某河段示意图,图乙为图甲EF处河床横断面图。读图回答题
甲乙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老 |
B.地势西高东低 |
C.④处河岸比②③两处侵蚀更严重 |
D.①处比②④处建港条件优越 |
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 | B.不可能出现结冰现象 |
C.全年流量变化大 | 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读下图回答题。图示的地表形态中,容易形成聚落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某聚落所在区域广泛分布着上述四种地表形态,则制约该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 B.地形 | C.热量 | D.水资源 |
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题。图中东部的地貌是( )
A.河口三角洲 | B.冲积扇 |
C.峡谷 | D.峡湾 |
形成东部地貌过程中最明显的时间是(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读下图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题。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
①花岗岩 ②石灰岩 ③砾石层 ④页岩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对图示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曾经经受水平挤压运动 | B.曾受水平扩张运动 |
C.没有良好的储油构造 | D.没有良好的储水构造 |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图中②表示的是( )
A.外力作用 | B.变质作用 | C.上升、冷却凝固 | D.重熔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