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1950年(左图)和2000年(右图)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小题。与1950年比较,该地区2000年
A.河流径流量增大 | B.地下水位上升 |
C.生物多样性减少 | D.气温年较差减小 |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湿地面积萎缩 |
B.全球变暖,蒸发更加旺盛 |
C.河流改道,湿地水位下降 |
D.开垦湿地,耕地面积扩大 |
下列因素中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的是
A.资源 | B.科技 | C.消费水平 | D.交通 |
地球上适合供养多少人口是由哪个指标来反映的
A.环境承载力 | B.环境人口容量 | C.人口合理容量 | D.科技水平 |
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
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
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91~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
B.人口死亡率低 |
C.大量人口迁入 |
D.原有人口基数小 |
1992~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16.7% | B.14.3% | C.11.5% | D.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