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完成小题。1988年某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 B.20% |
C.30% | D.40% |
20世纪某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 B.70年代中期 |
C.80年代中期 | D.90年代后期 |
1961年~2007年,某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比重增加 |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
C.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
D.城镇化进入郊区化阶段 |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小题。Q地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洋流 | D.地形 |
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小题。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
当地该日()
A.日落时间为17时 |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小题。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 B.150mm | C.200mm | D.250mm |
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小题。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M地 | B.N地 | C.P地 | D.Q地 |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小题。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 B.2066年,2019年 |
C.2001年,2019年 | D.2001年,2066年 |
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 B.职业构成 |
C.性别构成 | D.年龄构成 |